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六十八章廷议

第二百六十八章廷议

第二百六十八章廷议

在前线指挥宋军战斗的虽然是枢密院派出去的武官,属于枢密院系统的,但偏偏这个武官却是姓赵的,而且还是平章政事赵忠凯的亲弟弟!

赵忠凯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东府文官自首,天然的就跟西府枢密院武官之首枢密院事王弘毅是处于互相对立的两面,偏偏在前线指挥宋军战斗,并接连取得几次大胜的武官,又是赵忠凯的亲弟弟赵仲仁。

很显然,这次的战争结束之后,接连取得大胜,驱逐鞑虏,恢复大宋故土的前线指挥官赵仲仁中将,百分之百肯定会调回京师,晋升西府枢密院佥事,甚至是同知枢密院事,成为王弘毅的副手。

甚至于,如果赵忠凯再从中稍微使点劲,赵仲仁连升两级,晋升元帅,不久之后取代王弘毅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到那时,赵忠凯、赵仲仁兄弟两一人为东府之首,一人为西府之首,文武两班,可就全都成了他兄弟俩的囊中之物了!

即便皇帝出于权力平衡的考虑,不会立即让赵仲仁晋升为枢密院院使,但作为现任的枢密院院使的王弘毅,却不得不提早做出预防。

这次赵仲仁未奉军令,擅自越过牛山镇,可以说,就给了王弘毅一个很好的借口。王弘毅作为西府枢密院院使,即便不好当面站出来提出这种观点,但是指使下面的副手提出这些观点还是可以的。

东府西府两府之长,即便私下里明争暗斗,斗得不可开交,但表面上,两人之间还是能够维持住和睦相处的局面的,否则一旦东府西府两府之间的争斗表面化,为了维持政局的稳定,作为居中调和者的大宋皇帝,势必就会将其中一人黜落,赶出朝堂去。

不管是东府的平章政事还是参知政事,西府的枢密院院使还是同知枢密院,都可以说是达到了当官的最高峰,谁也不可能因为东西府之争,就这样平白无故的就葬送了自己的前途,黯然无光地离开朝廷中枢的。

所以出面提出请求大宋皇帝赵凯下旨让赵仲仁停止行军,撤回牛头山的,就只能是枢密院中排在四五名外的枢密院佥事了。

听了枢密院佥事郑承的话,赵忠凯顿时气得脸都绿了,赵仲仁带着大宋军队在前线浴血奋战,拼死厮杀,好不容易取得了战争的主动权,怎么能够就因为东委奴国的一份外交照会,就将赵仲仁好不容易取得战果,一股脑儿的全部抹杀掉?

而且如果赵仲仁真因为这样的事情而被皇帝下旨撤军,退回牛头山,那无疑于就是默认了东辽国事实上的独立,更是抹杀了赵仲仁之前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果实,搞不好之后西府的人还会趁机落井下石,给赵仲仁戴上一些擅自兴兵,妄动干戈的罪名。

到那时,别说赵仲仁在此之前所取得的胜利果实全部化为了乌有,就连赵仲仁想要保住现在的地位,都几乎没那个可能了!擅自兴兵,妄动干戈这样的罪名一旦坐实,想要再洗刷掉,那可就难了!

想到这些,赵忠凯忍不住向东府文官中参与议事的那几个参知政事、六部九卿官员中的自己人不停地使眼色,让他们站出来反驳郑承的观点。

王弘毅在西府中有自己的班底,有人替他出头,说他想要说的话,赵忠凯在东府之中,文官阁臣之中,自然也有自己的班底,一旦需要,也自然会有人站出来,替赵忠凯说他想说的话。

接到赵忠凯的暗示,一个文官正要站出来说话,一旁的鸿胪寺卿钱钺却先站了出来,朝大宋皇帝赵乾躬身一礼说道:“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钱卿乃鸿胪寺卿,外交之事,卿最有发言权。”赵乾微微抬了抬手说道,略微停顿了一下,又加了一句:“爱卿请讲。”

“多谢陛下。”钱钺微微躬身行礼,然后才又说道:“陛下,辽东、辽远两省,本就是我大宋固有疆域,大宋与东辽,本为一国,何来两国之说?辽酋占我辽东行省,伪立新国,本就是东委奴国在背后搞鬼,且辽东伪立新国数年,我大宋也从未承认过!可见,东委奴国所谓的两国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根本站不住任何脚跟!”

说着,略微停顿了一下,钱钺又说道:“之前东辽伪军势如破竹,攻城略地,攻打我东黎省,不见他委奴国跳出来,如今我大宋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连破东辽数万伪军,眼见着东辽伪军就要支撑不住了,东委奴国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呼吁两军罢战,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为东辽伪军争取一口喘息的机会罢了!”

说着,钱钺瞧了郑承等人一眼,然后才又说道:“陛下,老臣只是一介文官,于军事一途,并无任何造诣,自然比不上西府中诸位武帅有战略眼光。然而老臣都能够看得出东委奴国这个时候站出来调停,其目的和用心何在,西府诸君,岂能不知?”

说着,又停顿了一下,钱钺才又说道:“陛下如若这个时候下旨,命前线赵帅停止行军,撤退回牛头山,无疑于就是默认了东委奴国的调停,默认了东辽伪国提出的疆界要求,自此之后,我大宋可就真的永远失去了辽东、辽远两省之地,便是东委奴国,也可肆无忌惮的替东辽伪国出头,甚至以东辽伪国之名,在两省驻军协防,到时候,我大宋官兵将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东辽伪军了,还有成千上万的东委奴国的精兵强将!”

说着,钱钺又朝赵乾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说道:“老臣之言,句句肺腑,请陛下三思。”

钱钺的话音刚落,那个之前就得到了赵忠凯暗示的文官也急忙出班,朝赵乾躬身一礼说道:“陛下,钱大人之言句句在理,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其他几个三公九卿、六部阁臣也纷纷躬身行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