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头三年背书(2 / 2)

  叶飞是想也不想的接着说道:“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出自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节。”

  李大夫满意的点点头,“脉实满,手足寒,头热,如何?”

  叶飞对答如流:“春秋则生,冬夏则死,脉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出自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节。”

  “心热病者,先不乐……”

  都不等李大夫说完,叶飞就抢着说:“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葵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葵死,刺手少阴,太阳,出自刺热篇……”

  李大夫突然反口问:“这句怎么解释。”

  “这……”叶飞挠挠头试探的说:“根据字面的理解,大概是,心脏病,先觉得的心中不愉快,几天后发热,当泄气入心脏与正气争斗,则心痛,烦闷,呕吐,头痛,面红,无汗;如果碰到热天气,则火受水克而病重,后面的刺手少阴,太阳,我就不大明白了。”

  李大夫笑了笑,捋着胡子说:“后面讲得是治疗方法,前面你解释的不全对,不是全部的心脏病,而是因热引起的心脏病,先觉得心中不快,气短等等,这种热病引起的心脏病,要针灸在手太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找对症的穴位。”

  “难怪我不大理解呢,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李大夫这才接着解释道:“人有奇经八脉,还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十二正经按照阴阳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

  李大夫讲完这些,又说道:“根据我说的这些,你回去在背书,并且把之前的也温故一下。”

  秦阳没有急着回去,而是找了纸笔,把师父刚才说的这些全都记录下来,见李大夫在一旁看着,叶飞还解释一嘴,“老师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写下来更容易记住。”

  ……

  显然,叶飞的刻苦是李大夫没想到的,黄帝内经上部素问,仅仅用了20天时间就倒背如流,而且遇见不理解的地方,也都做了笔记标注,第二天找师父问明意思,回去再温习一天。

  黄帝内经下部灵枢,叶飞背的更快,仅仅用了10天时间,就全都理解并且倒背如流。

  在李大夫的眼里,这黄帝内经上下两部理解加背诵下来,少说半年多则一年,要知道当初他儿子学医的时候,上下部黄帝内经可是足足用了一年时间才全都背下来的呀。

  但正因为叶飞的勤奋,李大夫每天都跟叶飞一问一答,两人就像是书里黄帝和岐伯的关系一样,这也让李大夫心里乐开了花,自从儿子弃医从商之后,这段时间是他最开心的日子。

  在拿到第二本书的时候,师母做了一桌子家常菜,李大夫让叶飞坐下吃饭,并把第二本书给他,说:“这本书名叫《针灸甲乙经》,是针灸大成之外的古传针灸书,你回去好好背。”

  “好,我一定用最快的速度把它背下来。”

  “咳咳……”

  李大夫刚要喝酒,听见叶飞这么说直接就呛了一口,叶飞急忙给师父拍后背,还感慨的说:“师父喝酒都容易呛着,岁数大了还真是让人担心呢。”

  “我就不用你操心了,叶飞啊,你妈的病怎么样了,家里的农活多不多啊,别光顾着看书,没事也要多帮家里干点活。”

  “放心吧师父,农活家务活我是一点没耽误,我娘的病在师父的治疗下是越来越好了,现在都能下地溜达了,这还要感谢师父呢。”

  师娘张目结舌的问:“你是一边干活一边背书的?”

  “嗯,以前上学的时候也是这么干的,我家就我跟我娘,我爹死得早,一些体力活都得我来干。”

  “真是辛苦这孩子了。”师娘给叶飞夹了菜,“多吃点,来,吃菜。”

  “谢谢师娘。”

  ……

  叶飞学医背书的速度依然不减,持续了一个月时间,他已经把针灸甲乙经倒背如流,正好母亲痊愈能生活自理,以后不用再针灸治疗,也不用再喝中药,叶飞就基本就住李大夫家了,隔三差五回一趟家里,干点农活再回来继续背书。

  直到八月末九月初的这几天,叶飞的表现多多少少能看出他有些心事。

  李大夫找个时机问道:“怎么了,最近看你背书的时候总溜号。”

  “师父。”叶飞把书放下,几次欲言又止,李大夫看不下去了,瞪着眼睛说:“有话就说,别吱吱呜呜的,你不是坚持不下去了吧?”

  “不是的师父。”叶飞急忙改口说:“是这样的,再过几天高中就开学了,我不想去……上学了,我想一直留在你这学医。”

  “啊?”李大夫的确没有想到,叶飞这孩子不但刻苦努力,还要为了学医而放弃学业,这……

  “叶飞啊,学医归学医,上学还是要上的。”李大夫语重心长的说:“跟我学医学的是治病救人,可上学能让你学会做人,这不能混淆,明天你就收拾东西去上学,学医的事不急。”

  叶飞为难的说道:“师父,可三年时间还要上学还要背书,你那么多医书,我能背的完吗?”

  “那就要看你花多少心思了。”李大夫背着手走了,“这也是对你的一种考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