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兰亭序杀局:天刑劫第44节(2 / 2)


  萧君默眉头微蹙:“我想,这些机密应该就藏在《兰亭序》里面。”

  “可《兰亭序》咱们不是看过了吗,除了那二十个写法各异的‘之’字,就是一幅很寻常的字帖,什么都没有啊!”

  萧君默想了想,从包袱中取出那只黑色帙袋,又小心翼翼地拿出《兰亭序》法帖,然后缓缓展开,再一次仔细端详了起来。楚离桑也凑到他身边,一块凝神细看。

  《兰亭序》三百二十四个字、二十八行,在他们面前一览无余。

  可是,看了许久,还是什么都没发现。

  萧君默下意识地把字帖往火堆靠近了一些,楚离桑赶紧道:“别太近,小心烧着。”

  忽然,萧君默想起了取出《兰亭序》那天的一个细节。他记得,辩才刚一从铜函中拿出黑色帙袋,便叫众人把火拿开一些,当时萧君默并未多想,以为他就是怕烧着了法帖,可现在萧君默不禁怀疑:辩才是不是有别的用意?

  换言之,隐藏在《兰亭序》里面的最后这个秘密,会不会与火有关?

  这么想着,萧君默又故意往火堆靠近,洞里有风吹过,一条火舌蹿了一下,差点烧着法帖的底部绢帛。楚离桑一声惊叫,慌忙把他的手拉了回来:“你疯啦?靠那么近干吗?”

  萧君默蹙眉不语,将法帖拿开了一些,片刻后又凑了过去。

  “哎,你到底搞什么名堂?”楚离桑大惑不解。

  萧君默却置若罔闻,眼睛死死盯着面前这张略显发黄的蚕茧纸。忽然,他无声地笑了,因为他发现,在这卷法帖的字里行间,有某些细如发丝的褐色线条正若隐若现——只要把法帖靠近火堆,线条便明朗起来;一拿开,线条便又隐匿不见。

  准确地说,这些线条并不是无意义的东西,而是笔画,是构成一个个文字的笔画!

  “你听说过矾书吗?”萧君默微笑地看着楚离桑。

  楚离桑摇摇头,一脸懵懂。

  “就是用明矾水书写的隐形文字,平常看不见,遇到高温便会显形。”萧君默一边说着,一边把《兰亭序》法帖最大限度地靠近火堆。

  片刻后,楚离桑便惊讶地发现,在这卷法帖行与行之间的空白地方,竟然慢慢浮现出一个个蝇头小楷写就的文字。

  至此,《兰亭序》真迹中隐藏的终极秘密,终于彻底暴露在二人面前。

  “这些用明矾水书写的隐形文字,正是《兰亭序》最核心的机密。”萧君默道。

  “那上面写着什么?”楚离桑眯着眼睛。那些蝇头小楷实在太小了,一时根本看不清是什么字。

  “还能是什么,自然是天刑盟的世系表了。”

  “世系表?”

  “对,就是你刚才提到的各分舵传承——哪个分舵在什么时间传给了什么人,以及某个时代主要在哪个地方活动,这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也就是说,天刑盟一盟十九舵的所有机密,都相应记录在了《兰亭序》二十个‘之’字的旁边。”萧君默说着,指着法帖的某个地方,“你看,这个‘暮春之初’的‘之’,是第一个‘之’字,在它旁边,便记载着历任盟主的名字,其实也就是王羲之及其后世直系子孙的名字。”

  楚离桑靠近一看,果不其然,上面写着“王羲之”“王徽之”“王桢之”“王翼之”“王法兴”等,最后一个名字是“王法极”。

  “王法极便是智永盟主的俗家姓名。”萧君默解释道,“你再看,这个‘山阴之兰亭’的‘之’字旁边,便是历任冥藏舵主了,看得出来,他们有些是盟主兼任,有些则不是。”

  楚离桑看见,那上面的第一个名字是王羲之,最后一个名字则是王弘义。

  “还有这个地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的‘之’,是第三个‘之’字,旁边便是羲唐舵历任舵主之名。”萧君默直接把名字念了出来,“谢安、谢玄、谢瑍、谢灵运、谢凤、谢超孙、谢苏卿、谢施、谢华、谢绍宗。这个谢绍宗,是谢安的九世孙,应该便是现今在任的羲唐舵主了。”

  “有了这个世系表,整个天刑盟的架构、传承与核心成员,便都了如指掌了!”楚离桑不禁有些兴奋。

  “是啊,这也正是当今皇帝和王弘义千方百计要得到它的原因。”萧君默说着,目光转动,便看见在“感慨系之矣”的“之”字旁边,赫然记载着临川分舵的历任舵主名字,第一个便是魏滂,而最后一个当然是魏徵了。

  看到这里,萧君默脑中忽然闪过两个字:玄泉。

  这个长期潜伏在朝中,且迄今尚未暴露的人到底是谁,答案就在面前了。

  萧君默迫不及待地寻找了起来,很快便在《兰亭序》文末的最后一句话,即“后之览者”的“之”字旁边,看见了历任玄泉舵主的名字。

  他迅速找到了最后一个名字,一看之下,顿时心头一颤。

  怎么会是他?!

  可是白纸黑字就在眼前,令人不容置疑。

  这个人在朝中的官位之高,完全超出了萧君默的预料。按照他之前对天刑盟的了解,玄泉暗舵是直接听命于冥藏主舵的,也就是说,这个在朝中位高权重的人物,其实一直都是王弘义安插在皇帝身边的细作。从这一点来讲,如今的天子和朝廷显然已经面临极大的危险,一旦王弘义决定发难,天子必有性命之忧,社稷亦必有倾覆之虞!

  至此,萧君默才更为真切地感受到了王弘义的野心,以及他即将给大唐天下和万千百姓所带来的可怕灾难——在目前夺嫡之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倘若皇帝突然驾崩,各个皇子及朝廷各派势力之间必将爆发你死我活的斗争,再加上冥藏及天刑盟各分舵的强力操纵和彼此角斗,长安必将成为群魔乱舞、刀兵横行的修罗场,天下也将随之分崩离析。到那时候,大唐王朝就极有可能重演前隋二世而亡的悲剧,而即将在这场灾难中付出最大代价的,无疑还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

  刹那间,萧君默仿佛又看见了白鹿原上那一具具冻僵的尸体,还有那一眼望不到头的逃难人群。如果说一次雪灾就要死这么多人,那么一场社稷覆亡的灾难,一场改朝换代的大动荡,又要死多少人?!

  如果,必须有一个人站出来阻止这一切,那他应该是谁?

  此刻,萧君默感觉自己的心脏正一下一下、雄浑有力地撞击着胸膛,就像是战场上擂动的鼓点。与此同时,周身的血液也仿佛在瞬间沸腾了起来,在他体内汹涌奔突。

  即使有一千条逃避的理由,此时的萧君默也不得不承认,没有谁比自己更适合站出来阻止王弘义,也没有谁比自己更有责任挽回这场即将降临的劫难……

  “离桑,你知道我几岁就开始读佛经了吗?”

  萧君默转头,面带微笑地看着楚离桑。

  楚离桑当然不知道此时他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于是诧异地摇了摇头。

  “八岁。当时我在佛经里,看到了佛陀说的一句话。那句话深深震撼了我,也影响我直到今天。”

  “是什么话?”楚离桑大感好奇。

  萧君默看着她,淡淡一笑: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楚离桑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她知道,这个勇敢的男人终于走出了贞观二年那个滴水成冰的冬天,走出了那片大雪茫茫的白鹿原,承担起了属于他的使命。

  君默,我替天下的百姓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