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2章





  若是家里的意思,那肯定是没事,甚至听了他们的表现后,家里人还得好好夸赞一番。

  “没事,我父亲说,若是一个合格的男儿,就该面对不平时站出来,说公道话,而不是人云亦云,拿女儿家的名声说事。”

  上官赋很少得到父亲的夸赞,想到昨天父亲少有的和颜悦色,他心情大好。

  上官赋不是上官家唯一一个孩子,沈灼灼对上官家的情况了如指掌,好歹是未来顶头上司之家,哪儿能一点都不知道。

  上官赋是庶子,不过上官文的夫人已经去世多年,而今家中的夫人是继室,继室无所出,所以上官家的后宅挺平静。

  前夫人留下的嫡出公子,读书天赋不高,靠着举荐得了个小官,在京城附近当县令,一直在混日子。

  倒是上官赋,这位庶子读书天赋极佳,年纪轻轻就靠着自己的实力,考到了现在。

  上官赋底下还有好几个弟弟,里头也不乏读书天赋好的,他在家里的生存压力很大,上官文性格严肃冷静,对儿子的态度,就和大多数父亲一样,疏离威严。

  上官赋很想得到上官文的赏识,因此很听上官文的话,几乎上官文说什么,他拼尽全力也会去做。

  看着上官文脸上的笑,沈灼灼知道,他亲近太子党,还真的是上官文的主意。

  上官文有两个侄女,分别嫁到了周家和魏王府。

  一个现在是周愫的儿媳妇,另一个则是谢友怀的弟妹,两边都是比较靠近核心的位置,因此上官文在谢秋莳和谢友怀有所争斗的时候,一直是站中立站位,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倾向。

  再送个上官赋给太子党,那平衡就要打破了。

  为什么要这么做?

  没有时间给沈灼灼细细思考,时间到了,宫门开了,宫人领着举人们进入皇宫。

  长长的甬道,第二次走过来,沈灼灼的心境和昨天完全不一样,昨天她反倒很淡定,只有点儿初入宫的紧张。

  而现在,她的心脏如同擂鼓一般剧烈的跳动,连带着她的身体都在打颤。

  辛苦了三年,努力了三年,没日没夜的背诵各种经史典籍,书不离手,这三年来起早贪黑的努力,全看今天能不能一朝圆满了。

  她会是状元吗?

  在沈灼灼紧张的时候,明成帝谢宣此刻正在纠结。

  “陛下,新科进士们已经入宫了。”身边的王治小心翼翼提示了一句,“孙尚书一直在催呢,陛下,状元之位该定下了。”

  在谢宣手里,两个名字一直在轮换,一个是沈灼灼,一个是上官赋。

  谢宣喜欢沈灼灼的文章,既顾全了大局,也能保住大庄的名声,而且还能稳定北方,威慑西北。

  但他同样喜欢上官赋的文章,上官赋的观点和他爹一样,保守为上,一切从旧例,而且更加偏向大庄国内,并不在乎北国如何,说实话,这一份更符合皇帝自己的想法。

  他确实不太在乎北国。

  可是皇帝本人的心情喜好,不可以和国事混为一谈,理智告诉谢宣,沈灼灼的文章更具有说服力,更加贴合现实。

  上官赋的则有些太符合他自身的想法了,明成帝做事有时候很奇葩,但是处理国事时,眼光还是可以的。

  理智和情感在脑子里打架,让明成帝选不出谁第一谁第二。

  “陛下?”

  王治又提醒了一句,总不能让那么多人在外面等着。

  “父皇!女儿听说父皇还没有把最后的名单给孙尚书?”

  谢秋莳此时正好来了,看见她,皇帝下了决心。

  他将两个名字放下,亲笔填上最后两个名字,将名单交给王治,让他赶紧给孙尚书送去。

  王治疾步前往,几乎是跑着出去了,完全踩着宫规的边缘。

  谢秋莳疑惑看着王治的背影,“父皇,是文章不相上下,让父皇难以抉择吗?”

  “是啊,不过父皇已经想明白让谁为状元了。”

  “能有两个不相上下的大才,乃是朝廷之幸,女儿提前恭贺父皇,得两位麒麟相助。”

  谢秋莳没有问名单,反正马上就要公布了。

  沈灼灼,她能成为第一位女状元吗?

  第43章 状元

  沈灼灼一直认为自己是个非常淡定的人, 天塌下来,她也一定是那个能站在一旁想对策的人,而不是到处乱跑乱叫, 除了瞎喊啥也不会干的。

  但是现在, 她站在明德殿内,时间一点点流逝,本来该宣布名次的礼部官员迟迟不曾出现,她的心就像是被一只巨大的手抓住,一点点收紧,窒息感突兀出现, 沈灼灼恨不得大喊一声,才好将内心的压抑释放出来。

  怎么还不公布名次,她进来有多久了?一刻钟还是一个时辰?

  再这么等下去,怕是要误了吉时,她还怎么去打马游街啊?

  话说真的会是她站在前头, 打马游街吗?

  沈灼灼在今天之前都挺有自信,可是在答案即将出现的临门一脚时, 她却开始怀疑自己了,毕竟古往今来就没有一个女状元,自打科举制度出现到现代,整整一千两百年,一个女状元都没有。

  期间女皇帝都出了一个,在朝廷上有所建树的女官也不算太少, 女将军更是能数出好几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