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七十一二章胜利(三)

第一百七十一二章胜利(三)

第一百七十一二章胜利(三)

二五六旅在野鸡坳前线取得决定性巨大胜利,击毙敌军将军一名,校级军官数十人的消息,在河源镇中其他各部队中引起的轰动效应还没平静下来,援军二五五旅抵达河源镇的消息,又像是长翅膀一样飞到了河源镇中。

援军已到,反攻的时机已到,最后决战的时刻到来了!在之前的战斗中,河源镇中的宋军虽然凭借着地利优势,一栋建筑一栋建筑的跟东辽军打巷战,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胜利。

但这些胜利果实,绝大多数都是前一天晚上趁着夜色,和打了东辽军一个措手不及而取得的,天亮之后,河源镇中的宋军基本上就采取了守势,没有再对东辽军发动过大规模的进攻。

反倒是东辽军的伴随步兵,在装甲坦克车辆的配合下,逐步反攻,一条街一条街的清理战场,压缩宋军的生存空间,并逐步扩大己方的活动范围。

这种反攻方式,虽然耗时耗力,而且对宋军的威胁也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东辽军装甲坦克部队的配合下,东辽军还是逐渐夺取了一大部分河源镇的控制权,将宋军压缩到了镇子外面和镇子中间几个极其狭小的区域内。

如果援军不能及时赶到,从河源镇外穿插进来,接应这被困在镇子里几个极其狭小区域内的宋军,这被困住的几支宋军,恐怕难道被东辽军歼灭的下场。

好在现在,二五五旅总算是及时的赶到了河源镇,并且在赵仲仁的命令下,快速的从镇子外面的河渠边,绕到镇子中部,东辽军攻击的薄弱环节中,对东辽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在此之前,白天的战斗中,宋军一直处于守势,东辽军的指挥官根本没想到,宋军竟然敢在大白天就跟东辽军硬拼,而且选择的还是从河源镇外面的河渠边作为突破口,顿时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二五五旅虽然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濒临崩溃边缘了,但二五五旅旅长何振东大校依然集中了二五五旅最为精锐的一个营,并以旅部侦察连、机枪连加强,形成了一把锋利的刀尖,从河源镇外,朝东辽军发起猛烈的攻击。

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如下山猛虎一样,从东辽军最为薄弱的环节发起攻击,飞快地冲进了河源镇,像是一把尖刀一样,瞬间在东辽军的防线中撕开了一道口子,穿插了进去。二五五旅其他部队,也紧随其后,如潮水一般涌进了河源镇。

二五五旅赶到河源镇后,河源镇的宋军就有了两个完整建制的步兵旅,和二五七旅残部缩编的一个暂编团,加上工程兵部队,总人数就超过了一万两千人,基本上有三个旅的规模了。

而东辽军龙骧旅,从新昌出发的时候,虽然配齐了一个旅的编制,但是在半路上抛锚的装甲坦克车辆依然不可避免,再加之上前一天晚上刚刚抵达河源镇的时候,被宋军发动突然袭击,用地雷和集束手榴弹炸毁炸伤了差不多两个营的编制。

如此一来,能够参与战斗的东辽军本来就只剩下了两个营的装甲坦克部队,再加上差不多一个半团的伴随步兵。

在兵力上,宋军已经是东辽军的四倍,处于绝对的优势,只是在装甲坦克等重武器方面,宋军依然比不上东辽军。

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就只能用人命去填补了。

冲锋号角在各个阵地上吹响了起来,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河源镇里里外外所有的宋军部队,几乎同时对东辽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势,以配合二五五旅的穿插分割包围行动。

在镇中的某一点上,超过一个排的兵力遭遇上了东辽军的一辆坦克和一个班的伴随步兵。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和优势兵力,宋军很快将那个班的伴随步兵消灭殆尽,只剩下了那个铁疙瘩坦克,在那转动着婴儿胳膊大小的炮口,不停地瞄准着,朝宋军开着炮。

坦克炮弹的威力虽然巨大无比,但射速却并不是很快,理论上每分钟能够发射十发的理论射速,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能发射八发甚至六发。

而那一小股宋军在消灭掉坦克的伴随步兵后,又从左右包抄过来,一个宋兵的爆破手,怀里抱着一个炸药包,绕到坦克后面,猫着腰飞快地朝坦克冲了过去。

冲到坦克屁股后面,伸手抓在坦克外壳的装甲上,用力跳上坦克车顶,拉燃炸药包,便从坦克打开的车顶上将炸药包扔了进去,然后转身纵身一跃,跳下了坦克,趴在了地上。

“轰隆!~”一声巨响,坦克被炸药包直接从内部炸成了一堆碎片,包括坦克车里面的车长、炮手、机枪手等东辽军,也全都被炸药直接送上了半空中,再落下来时,就已经变成了一堆残肢断臂……



同样相似的场景,几乎每一分钟都在河源镇中重复上演着,只不过有的宋军爆破手成功了,有的宋军却并没有成功,而是被坦克或者装甲车辆上面的并列机枪扫射成了筛子。

宋军在装甲坦克等重武器的装备方面是短板,装备数量稀少,甚至整个宋国到现在也只组建了两个团编制的装甲部队,不管是在装备数量和人员上,都根本没法跟东辽军两个重装甲旅的编制相提并论,更别说跟东辽国身后的东委奴国等世界其他列强相比了。

装备方面的短板,就只能依靠训练来弥补了。宋军虽然装备的装甲坦克数量稀少,但是针对装甲坦克的攻击方面的训练,却是宋军的日常。扛着炸药包的爆破手,就是专门针对地堡、碉堡等防御工事和装甲坦克车辆而训练设置的。

坦克装甲车辆的正面侧面装甲基本上都比较厚实,难以击穿,但屁股和车顶部位,却相对的要薄弱很多,装甲车辆的薄弱部位在屁股上,而坦克车辆的薄弱部位却在车顶。所以宋军对爆破手针对坦克车顶攻击的训练,几乎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常态化。

装备落后的宋军,也只有通过这种手段,对东辽军的装甲坦克车辆发动攻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