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炮灰我退圈上岸了第75节(1 / 2)





  时宁记得顾雨洁有喝蜂蜜的习惯,于是点头:“那你去的时候叫我一声。”

  “孙婶家的蜂蜜最正宗,不要买去青木那边路上的蜂巢,他们都是给蜜蜂喂白糖。”陆秋兰提醒道。

  时宁想起会青木的路上,确实看到好几处铁皮房子,外面好几个蜂箱。

  “就是那群人坏了名声,本来村里不少人养蜂,虽然每年收的蜂蜜并不多,但好歹能卖些钱,结果那群人扰乱了市场价,导致现在村上养蜂的人越来越少,毕竟忙活那么久,卖那么点钱,大家都不乐意。”孙婶家是现在桔垭村唯一一家养蜂的人。

  “这样确实无奈,有的人确实不管品质,就觉得都是蜂蜜,为什么有的那么便宜,凭什么你得那么贵。”时宁也明白这其中的无奈。

  时宁收到张哥的消息,下午他们都要去开会,包括时宁,算起来,这还是时宁下乡来第一次开会。

  到了中午,时宁才看到吃瓜小分队发来的消息,他们考试结束,张姐这边,因为成绩不理想,早就回了青木,他们进了下一轮。

  现在他们的考试也结束,下午就能回来。

  周安然:这一刻,突然觉得去乡下也挺好。

  吴娟娟:同意,考试真的折磨人。

  徐南云:这倒是,考试真的让人心里憔悴。

  两位男生没有发言,这两天考试和当年在学习为了不挂科的程度也差不离了。

  周安然:时宁,我那天好像看到你们局里的赵哥,回来办请假手续还是什么,是不是等他回来,你就能回分局了?

  时宁:我也不太确定,张姐给我透露了一点,也许开年我就能回来了。

  徐南云:今年过年早,那算算时间也没几个月了。

  时宁:嗯,希望到时候能回来吧,我太想念奶茶外卖了。

  周安然:最近忙着考试的事,连吃瓜都顾不上,才发现持之以衡竟然已经be了。

  吴娟娟:果然门当户对才是王道。

  时宁:我下午还要跟着张哥他们一起去开会,晚上和你们聊。

  赵见峰:虽然下乡辛苦了点,但你也算咱们几个当中经历最多的一个,到时候遴选的时候也算有优势吧。

  对于他们来说,与其想着往上调,还不如考虑遴选,毕竟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

  时宁倒是愣了,她目前还没想过这回事,不过之前顾雨洁但是提过一次,希望有机会的话,她能考回去。

  不过现在考虑这件事还是早了一点,毕竟他们才刚入职还不到一年。

  时宁很快把这件事放在脑后,开始思考下午开会的事。

  下午时宁是跟着张哥他们一起过去的,没想到除了开会,她还收获了上班的第一张“红色炸弹。”

  请柬是李雪娇拜托他们非税那边的同时给他们带来的,婚礼在下周末,时宁表示自己一定会参加,等打开请柬后才发现,婚礼地点竟然在云市,时宁想,这倒是挺巧的。

  会议内容其实更多的是这段时间的工作总结,时宁因为之前不在,听得有些云里雾里的。

  会议结束后,她拍了请柬到吃瓜小分队,不出意料,他们也都收到了,大家商量着一起去的细节。

  这一周,没了节目组的工作,时宁基本跟着张哥,时间倒是过得挺快,这周回家,她顺便告诉家人周末她要去云市参加婚礼的事。

  顾雨洁听到后也不忘暗示她可以考虑这件事了,时宁装傻,假装不明白她的意思。

  时宁知道周末陆秋兰的民宿有生意,这也就意味着周末有人过来玩,她周日下午特意早点出发去桔垭村,想要了解下情况。

  没想到还没了解到情况,倒是被村民们的操作惊住了,他们因为不满意郑静怡他们给出的赔偿方案,竟然开始抗议度假村开发项目。

  作者有话说:

  第42章

  对于这个消息, 时宁其实很是惊讶,赔偿方案她也看过, 不偏不倚地说, 已经很公正了,所以她十分不解他们抗议的原因是什么。

  时宁到了陆家,发现气氛很低沉, 估计是为了村民抗议的事,陆大全一个人在角落抽烟, 还是陆秋兰最先发现的她。

  时宁见陆秋兰向招手,时宁上前,看了一眼旁边婴儿车里熟睡的小桃子,她温声问道:“这两天来的人多吗?”

  提起这事,陆秋兰脸上有了几分笑容:“还不错, 来了两个三口之家和一对情侣,他们都差不多刚离开。”

  “那还不错诶, 后续应该还会有不少人来吧, 他们对这里评价怎么样?”比起节目组对这边的宣传, 还是他们的反馈更加有用一点。

  “挺不错的, 还说等到柑橘园那边成熟了再带孩子来采摘, 并且也给出了不少建议。”比如这边村上的小卖部商品有些单一。

  “挺好的,那度假村的项目是怎么回事?”时宁到底还是没忍住。

  听时宁提起这事,陆秋兰不由叹了口气:“原本大家都挺高兴的, 听到赔偿方案大家也没什么不满意, 毕竟能一次性拿到那么多钱,大家都很高兴, 结果昨天强叔一家子回来后, 就有几家开始闹着说赔偿得太少。”

  “强叔?”时宁听着这个名字有些懵, 她来这边也有一阵子了,但这个名字她却没听过。

  “他们一家都在外地打工,这次规划里面,他们的占比并不多,所以赔偿款自然不多。”提起强叔,陆秋兰就来气,她觉得黄强就是回来挑拨离间的。

  他们一家基本一年都回来不到一次,房子也没重修,这次不过就是看到他们到手的钱不多,所以怂恿其他人一起闹,要是成了,他们也能多拿一点,要是不成,他们也不亏,反正他们的赔偿款本来就不多。

  “所以他们的诉求是?”时宁并不愿意把人想得太坏,但显然强叔这一家明显不安好心。

  “想多要钱,从回来一直东家串门西家跑的,不断和大伙说城里的拆迁户赔偿款怎么怎么样,还说做钉子户的好处,这不,果然有人被他们说动,开始闹着抗议,要和郑总他们亲自谈。”本来整个桔垭村的文化水平就不高,更何况留下来的大多都是老年人,在他们眼里,强叔一家是这么多年的乡亲邻居,肯定不会骗他们。

  “如果不尽早解决,其他人估计也会慢慢被说动,而桔垭村并不是郑静怡他们唯一的选择。”时宁冷静的和陆秋兰分析着眼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