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2节(1 / 2)





  右相所言,句句中肯,绝无私心。其余人纷纷点头,上前附和。

  局面已成,老太师欣慰一笑,转头看向蔺郇。他也是这个意思,认可姚玉苏可以,但绝不能让她将儿子一同带进宫来,混淆皇室身份。

  蔺郇沉了一口气,知道这一关是无论如何也糊弄不过去了。眼前这些人都是国之栋梁,鞠躬尽瘁,他们所求的真的是江山稳定百姓富足,若连他们这一点要求都不能满足的话,恐怕蔺郇在他们的心中也真就成了昏庸之辈了。

  “朕会下旨。”

  ——

  八月初十,皇帝下旨,聘姚氏为后,封后大典就定在半月后。

  这是大齐建立以来最为瞩目的事情了,百姓谈论不休,初秋的京城丝毫没有凉意,走到哪里都是热火朝天的样子。

  姚玉苏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这般顺利,欣喜之余,她也不忘写信去表扬蔺郇。

  “主子,该喝药了。”红枣端着安胎药进来,药被晾到刚刚好,端起来便可以入口了。

  知道她怀孕的人就只有红枣红杏二人,其余的人她不是不信,只是不想将弱点暴露给别人,给别人下手的机会。

  姚玉苏一口将药喝完,捻起一颗蜜枣放入口里,含糊地道:“快到中秋了,别忘了派人去将玄宝接回来。”

  因着近来事杂,姚玉苏并未将玄宝带在身边,而是将他托付给了薛先生夫妇,这十来日他都是在薛先生家吃住的。如今佳节降至,她自然要将玄宝接回来一同过节,顺便告诉他家里的变故。

  “小主子与平常的孩子不同,也不知道他会如何想。”红枣有些担心玄宝。那是她一手带到的孩子,虽然此时主子肚子里的这个重要,但在红枣的心里,恐怕任何一个小孩儿都无法与玄宝相比。

  姚玉苏低头,单手撑在软枕上,轻轻抚平裙上的褶皱,道:“就算他一时半刻不能明白,以后也会明白的。”

  如何要求一个六岁的孩子理解成年人的想法,即使他是她生的,她也不能强迫他马上就能领会自己这般做的意图,那太糟糕了。

  姚玉苏没有预料到的是,山中并非她想象中的那般与世隔绝,玄宝并未来得及从她的口中得知这件事情。

  中秋的前一天姚玉苏派原江去接玄宝回来,他似乎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长高了一截,之前穿的袍子有些打紧了。

  “傻站着做什么,过来啊。”姚玉苏正站在书桌旁贴纸灯笼,见他傻乎乎地站在门口,笑着招手。

  玄宝走了进来,如同往常一般站在她身边,乖巧地看着她做灯笼。

  “我让人带去的中秋礼物,你先生了吗?”姚玉苏一边糊着灯笼一边问他。

  “给了,先生很喜欢,其中的一方徽墨先生更是爱不释手。”玄宝回答道。

  姚玉苏笑着说:“所以送礼就是要投其所好啊,像你阿祖那样捧着金银去给人家,纵然是一片好意,但人家能高兴才怪。”

  玄宝听着,点头附和。

  姚玉苏见他似乎安静了不少,停下手里的活儿,转头看他:“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一路坐马车有点儿累。”他的脸色看起来的确有些不好。

  姚玉苏担心他生病了,赶紧伸手摸他的额头,还好,不烫。

  “快去榻上躺会儿,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再叫你。”姚玉苏体谅他学业辛苦,想让他多休息一下。

  玄宝点点头,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姚玉苏一贯爱躺的榻边,脱了鞋和外衫,熟练地滚了上去,又扯过一边的薄毯盖在身上。

  姚玉苏一边糊着灯笼一边用余光注意他的动静,见他似乎躺着朝这面看了一会儿,然后才慢慢地闭上眼睡了过去。

  房门打开,她轻巧地走了出去。

  “红枣。”姚玉苏站在门口,皱眉道,“你去查查,看玄宝这一路回来有人给他说了什么吗。”

  “主子是担心小主子已经知道了?”红枣问道。

  姚玉苏抬手揉额头,道:“他一向粘我,这次回来如此安静确实有些不正常。况且,我不想让他从别人的口中知道自己的母亲要再嫁了。”

  红枣一脸担忧地点了点头,道:“奴婢这就去查。”

  姚玉苏挥了挥手,转身推开房门,又轻手轻脚地进去。

  玄宝没有睡着,他只是闭着眼在想事情罢了。房门一开一合他全都知道,他也知道母亲在担心什么,但他暂时还不能坦然地和她谈论这件事,他有点儿难受,说不出来的。

  晚饭的时候玄宝似乎恢复正常了,缠着姚玉苏要看她扎的灯笼,还把挂在他窗前的莲花灯提来作对比。

  “看来人无完人啊。”比较一番,得出了结论,玄宝叹着气说道。

  姚玉苏瞥他,阴嗖嗖地:“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确实,可这灯笼也确实是别人扎得更好啊。”玄宝笑嘻嘻地道。

  姚玉苏:“……”

  “母亲,你扎这灯笼做什么呢?”玄宝转着手里的灯笼好奇地问道。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样子,一贯不喜欢这些手艺活儿,欣赏可以,但让她动手做似乎不太可能。

  “这不是看你窗前挂着的莲花灯都快坏了,想重新给你做一个啊。”姚玉苏叹气,“没想到你这般不给脸。”

  玄宝一惊:“是做给我的?”

  红枣笑着在一旁道:“小主子瞧瞧灯笼纸上面的梵文是不是也一样的呢?”

  玄宝受到指点,赶紧再对比了一番两个灯笼,他虽不认识梵文,但也可以看出这字迹走向的确是一样的。

  “让母亲费心了……”玄宝深受感动,喃喃地道,“是儿子不懂事……”

  姚玉苏摒弃前嫌,抬手揉了揉他的脑袋,道:“这有什么,不管什么时候你都是我最重要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