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章(2 / 2)

  怀王愣了一下,但随即又感慨道:“我与二哥已经有十几年未曾见面了!倒不知道他现在如何呢。”

  皇太后唏嘘,她何尝不是。

  只不过她这二儿子,个性不似怀王这般柔和,年少时,就有些肆无忌惮,也就先帝喜欢他,说他率真豪爽,勇猛威武,皇太后叹了口气,这些年未见,也不知脾气变好了没有。

  但到底是她的亲生儿子,岁月把好些不快都抹去了,剩下的,更多的则是思念。

  肃王此刻正在路上,他日夜奔波,已经走完了一大半的路程。

  身边心腹戚令淞打马上来,轻声道:“殿下此行,一定要慎重。”

  肃王一声大笑:“本藩怕什么,那小儿还能抓了我不成?本藩在巩昌府待了这些年,也该出来透透气了。”

  戚令淞道:“不是说怀王也在吗?”

  肃王又是大笑:“正是他在,本藩才要去啊!十几年未见,正是要叙叙兄弟情,只可惜我这大哥命短,竟然这会儿就没了。”

  戚令淞抽了下嘴角,真是担心万分。

  这天不怕地不怕,在巩昌府称王称霸的肃王,到了京城到底会激起多少风浪,万一……他不敢想下去。

  现在唯一庆幸的是,肃王没有说带齐兵马,这次入京,只带了十几车的特产还有一百近卫。

  车队快速往前奔驰,卷起了阵阵烟浪。

  怀王这会儿已经开始早朝,虽然百官都有不满,可现在乃非常时期,太子确实要守孝,皇太后又亲自下令,一时倒不好太过反对。

  杨大人走出金銮殿时,便与礼部尚书张大人商议。

  “等再过上一个月,该给殿下上《劝进仪注》了。”

  这劝进仪注,意思是劝太子早日登基,历来老皇帝驾崩,一般都是要走这个流程的,通常都是大臣们劝,然后太子表示还要守孝,大臣们继续劝,来回几次,太子勉为其难登基,这便算是合宜了。

  张大人道:“一个月是不是短了点儿?”

  杨大人咳嗽几声,皱眉道:“此一时彼一时,殿下还是早日登基的好。”

  上头有皇太后,旁边又有皇叔,现怀王还来京了,怎么看都不是好事儿,作为大臣,原本的职责也是让景国安稳,天下太平。

  他们可不希望起什么纷争,更何况,这太子也是他们齐力才得以立下来的。

  张大人沉吟片刻,点点头:“就听您的。”

  两人说着就往前走了。

  到得九月底,肃王终于到达京城。

  他一来就去了乾清宫。

  太子见到他,微微一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