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章(1 / 2)





  日头还没出来,风一起,吹得人浑身发冷。

  刚到厅堂,就听见姜琼的声音:“阿娘,怎么走那么早,咱们还与阿荷说好了,今日一起去的。”

  胡氏不好明说,只得道:“等会人多挤在一起,多心烦,我会派人去金家说一声的。”

  老太太知她的意思,却没有说话。

  她还在想金佑安这事儿,总觉得她应该不会看错人。

  当年姜济显与金老爷是同窗,这金老爷人就很好,很老实,而金公子在应天书院念书,平日里也看不出哪儿不对。

  她想,还是再看看,或冷下金家一下也好。

  姜家长孙女终身大事,是得谨慎些。

  故而一家子老早早的就出去了。

  路上果然不是很挤,他们很快就出了城门。

  清明踏春,多数人都会去红玉河,来回一个多时辰,既不会疲于赶路,也领略了风光,可谓一举两得。

  三个姑娘家这会儿正坐在一辆马车,车里放了点心茶水,姜琼磕着瓜子道:“我原本还想带鱼竿来红玉河钓鱼,娘非不准,大了便是不好,那么多规矩。”

  姜瑜道:“姑娘家便得有个姑娘家的样子。”

  “是了,是了,不然不好嫁人!”姜琼斜睨姜瑜,“姐姐越发像阿娘了,也是,过不了多久便做人媳妇了呢。”

  姜瑜被她说得脸红,啐道:“别胡说,不然我告诉阿娘去。”

  姜蕙没说话,把半块点心塞进嘴里,看姜瑜一眼,只见她脸红虽是红,却不曾有娇羞,想来还未喜欢那金公子。

  其实说起来,宋州人杰地灵,又有应天这样闻名越国的书院,金佑安要不是考上举人,还真算不得什么。

  不过也就是这一项,才使得老太太看重,念书么,能为什么,也还是个功名。

  姜琼看她只顾吃,打趣道:“阿蕙,你嘴儿不停,小心长胖了,到时候我姐姐又要说,不好嫁人。”

  姜蕙一笑:“是了,是了,我少吃点儿。”她坐在车窗旁,此时掀起帘子问,“我第一次去,那红玉河一到清明,当真人多?”

  “当然多了,都出来玩儿的,到时候我带你去见见其他家的姑娘,你才来这儿不久,除了金荷,一个都不认识呢。”

  “那自是好了。”她笑问,“听说宋州公子也俊俏,是不是?”

  姜琼挑眉道: “你如何问这个?姐姐又要说了,说咱们姑娘家,不能提及男儿的。”

  姜瑜气了:“你们说好了,我才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