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第52节(2 / 2)


  双城是位于鲁国西边的城,邻近禹国朝州。如今双城已经被流民军占领。流民军占据双城之后,迅速将双城里的富商世家们抢劫一空,已经占据了一月有余。据说城里几乎没有人了,就只有军队和庶民。

  鲁国修书给禹国,求禹国帮助他们收服流民,沈柳便带着一队人马,先来这里探路。

  后面的军队由楚牧带着在后面跟着。

  他说完,沈柳就点头,上马,从袖子里掏出一个竹筒模样的东西,朝着天上放了个信号,咻的一声在天上炸开。

  这是他们通知前行的信号弹,雪生研究出来的新物件。

  “继续前进,争取在今晚天黑之前,将双城拿下来。”

  就是这么自信。

  第37章 敬这一城的百姓(捉虫完毕)

  九月二十四, 鲁国双城。

  流民军的首领并不在这里,而是朝着鲁国京都去了。留守在这里的,算是他们的三当家——没错, 就是二当家的,都已经打其他地方去了。

  所以有时候步伐不能迈的太大, 否则会摔的严重。他们流民起义, 声势浩大, 但是兵队也就是那么多人,双城作为邻近禹国的城池, 已经遭受过几次战火了,打下来容易, 守住就难——因为双城再没壮丁可以拉到兵队去了。

  除了可以搜刮掉世家的金银珠宝,他们甚至发现,连粮食都没多少。那就抢吧, 于是一顿抢粮,将能抢的都抢了。

  老弱病残没有用, 不懂事的就杀,懂事的就留着,好看的姑娘抢回来做个夫人, 就是妇人, 有姿色的, 也得成为他们的猎物, 至于其他的, 他们觉得,就任其自然吧。

  好歹是将一座城给占住了。

  占住了城,他们也没有什么上位者治理经验,就知道要收税——没人想摆摊开铺子?不行, 就得开,不开也要收税。

  就这般了,还觉得自己挺仁慈的,将个“仁慈”帽子戴在脑袋上,一心一意寻求发展的道路。

  于是就这么“摸着石头过河”,一群人将一座城搅的名不聊生,能走的都走了,不能走的,活着也是受罪,上吊的都有不少。

  直到这时候,这位驻守在双城的三当家,也知道这么下去不行了,便要开始学着其他城主的模样一般,发布招贤令,好歹要有些活人吧?

  倒是也有人去,相处了几天,这位三当家觉得一些需要自己按手印的折子啊,要是自己连上面的字也不认识,那怎么办?要是这些读书人,心里道道有九曲十八弯的谋士害自己,那怎么办?

  便有他的弟兄出主意。

  既然这些奇形怪状的字咱们学不会,学起来头疼,为什么不学禹字呢?禹字多好啊,多简单啊,一学就会。

  再说了,禹字学会了,就算是打仗输了,万一逃去了禹国,也能看的懂墙上的告示哪里在招人做事,总不能饿死吧?

  ——当然,最后一句话,手下没说出来,他将自己的小心思隐了去,提出自己的建议,“不仅我们学,在城里的弟兄们,最好也学一学,以后城里的官,就换上咱们自己的。那个什么先生,谋士,再写什么东西让咱们按手印,就要写禹字。”

  反正不能被骗了。

  这个主意立马得到了众流民军头子的赞成,然后,就将新找来的谋士撂下,叫其他弟兄们回城。

  此时还是大清晨,命令传下去,众人回城,开始搞文化课。刚刚在城外吃凉粉的几个兵,就是第一批文化课学习的主要成员。

  人是回去了,一听是学禹字,年轻的十分高兴,叫二狗子道:“我知晓一些禹字,我可以教你们。”

  身边便有问是谁教他的,二狗子就道:“我们村的人,以前在禹国养殖厂做事,后来回去过几天,他那时候就在学禹字,我跟着学了几个。”

  羡慕的眼光朝着二狗子汇过去,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开始问起禹国的情况。

  那个教禹字的先生,是从城里特地找来教他们的,闻言苦笑,什么时候,七国正正经经的字,那么渊博的文化没人学,反而一群文盲,要去学什么禹字,那才是有失体统,那种字……

  他叹息的摇摇头,想着自己为了这份活计,反而要去先学了禹字,才有资格说他们,就感到乱世的心梗。

  乱世一来,他们这些小世家,最先沦为了牺牲品。

  谁知他这般叹气,却被三当家的看见了,皱眉大声问:“你叹什么气?”

  这人也有点骨气,“禀城主,臣只是禹字过于肤浅,不适合大家深入探讨学问。”

  三当家的哈哈大笑道:“书生的话,我们用得着学什么高深的学问,我们——”,他说着说着抽出一把刀,“我们就做个会认字的莽夫,用这把刀杀人就好了。”

  他眼睛一瞪,那教书先生就吓的往后退去,三当家的便又大笑起来,一屋子的人也笑起来,觉得这人真是个怂货。

  那最先给三当家进言要学禹字的人便又道:“禹字,是禹国皇太女也学过的,皇太女学了,我们城主自然也学得。”

  所以说,这人说话啊,还是要有讲究。这人说后,三当家瞬间眉开眼笑,十分得意——哎哟,他也没到跟禹国皇太女一样的地位,要说比得上禹国皇太女的,那还是他们的大哥。

  大哥打仗才厉害,他打仗最不行,大哥便让他守着双城。

  他冷哼了一声,朝着说书先生道:“开始吧,别浪费大家的时间。”

  说书先生便又长叹一口气——这次不敢叹息出声,只敢在心里叹息了。他拿了一根禹国传过来的粉笔,再在禹国制造的黑板上面开始写字。

  写的是一个孙字。这位三当家姓孙。刚要教着读,便见外面突然一阵脚步声传来,有人大喊:“不好了,不好了,有人攻城。”

  三当家的,也就是孙城主立马站起来,一行人紧跟其后,有人问,“鲁皇还有兵往双城来?”

  传话的就摇头,“绝对不是鲁国的兵,我看那马,看那士兵们穿的衣裳,像是传闻中的禹国兵。”

  孙城主心中一梗,“真是禹国兵?”

  “应该是,他们的刀我看着也像——那么长,那么利。”

  禹国兵还是很好认的。他们的铠甲,他们的马,他们的刀,都是当兵的人最羡慕的东西。

  孙城主就赶忙跑着去城楼上,此时,沈柳已经开始攻城了。他指挥着人撞击城门,一些人攀爬扶梯,射箭队在后面万箭齐发,那箭像是不要钱似的,不断的往上面射。

  孙城主便指挥人开始放带活的箭矢,以上对下是一个十分优势的地理位置,他觉得就算是禹兵就算是再厉害,也不能立马攻上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