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4节(1 / 2)





  县衙的整片后山上,一共收集了近千斤的辣椒。

  船长已?经几乎能猜到这辣椒的价值,玻璃瓶加上辣椒粉,绝对能冲击整个中?原市场。

  等到半月后,栓子带着锦衣棉布以及瓷器,玻璃制品前往奥斯大陆和蒙雅通商。

  代?邑下属县池的管理人也按例前来代?邑汇报工绩,代?邑县衙内,宽阔的院庭里站满了人。

  最?小的是田小芽,年纪最?大的便是冼云和封严两位老人。

  麦子翻看着这六十?几人呈上来的各区事项。

  其?中?柳雅的区域管制最?为有力,所属的人口达到了四百人,相当于永安县的一半人口,并且家家户户都有可靠的生活来源。

  池瑶池东所管区域排在中?上游,三个县池里,长鸣粮食收成最?高,永安次之。

  盛平县内矿产资源丰富,也为代?邑

  提供了大量矿产资源。

  麦子将各个区县的情况基本了解后,才宣布了大事:

  “柳雅任职代?邑十?二区的总负责人,一区管事暂由柳江接任......三日后,我和船长前往锦州视察棉圃一事。”

  麦子将各区县的管事官员分别?考校了一番,这次算是小考,并未做大的官职升降。

  一切都要等秋收结束,才是最?终的考察。

  听?到城主并未责罚他们,下面的人长松了一口气,不禁对坐在首位的柳雅有些酸言酸语。

  封苋和崔明秀两人听?到以后,默默的离这几个自命不凡的酸书生远离了一些。

  上次备考前被卫兵记录下来的教训,看来这几人还是没有遭遇。

  封苋的眼神不经意的瞟见堂前的戈尔丁营长,美艳的女人正似笑非笑的盯着她,封苋一个吸气,将崔明秀的手臂捏的又紧了一些。

  果然,在大考以后,这几名说酸话的书生,最?终也没能任职,而是被远地闻名而来投奔的游民顶替。

  第148章 锦州

  在最后的三日, 柳雅抱着一大摞账本和麦子核算完后,整个代邑的事务基本上已经理清。

  三个附属县池也有人各司其?职,能够独立运行。

  麦子便着?手?于出行锦州一事, 将当?初吏部尚书曾怀颁发的分封文书带在了身上。

  此次一行, 便是让天下知道,麦草商行出自代邑, 北地代邑, 而?非周国代邑。

  锦州在齐国的南面,水运一月到?, 陆运则是一月半的路程。

  船长需要带着?货物往南方各地交易货物, 船程长,到?达锦州需两月有余。

  麦子决定和船长兵分两路,跟小草带着?飞鱼营和木柳营的部分卫兵前往锦州。

  船长则是继续掌舵船舰,沿春日的航线交易辣椒和玻璃。

  栓子带着?船队向?北航行, 前往扶桑郡,和蒙雅交易粮种和棉麻。

  码头处, 船舰一艘艘的远远离开了月亮湾, 驰向?而?行。

  麦子她们的船队留在了最后起航。码头处, 最后一部分的玻璃还在等待着?工人们装箱。

  在这个时代称得上是美轮美奂的淡青色玻璃, 被工人们小心的塞入橡胶盒内, 再塞入了许多稻草, 以?免航程中被碰碎。

  飞鱼营的卫兵将一箱箱的橡皮制品搬入船舱中。

  号角声逐渐消失在海面上, 最后的一艘船舶也离开了月亮湾。

  ……

  一月后, 锦州码头,远远驶来十来艘高大宽阔的船舶, 双层高,两边插着?商行的旗帜, 一面橙黄一面碧绿。

  在船离码头还远的只看见拳头大小的身影时,这种麦草商行特有的颜色,让盯梢的小厮连来人都没看清。

  一个激灵就连滚带爬的跑回了自家少当?家的府邸,急忙禀报麦草商行出现在了河东码头。

  连续一月的航行,终于靠了岸,船舱上的人不可避免的都带了一些灰白的脸色。

  船舶靠近码头停泊后,春树立即去?和码头上的管事交涉,缴纳停船的费用。

  飞鱼营木柳营的人迅速下船,将货物从码头上运下来。

  此时收到?消息的爪娃也带着?人马赶了过来,同营区的卫兵们将货物全部运送回府。

  等到?金家带人匆匆赶到?时,码头处早已经人去?楼空。

  金家小少爷直拍脑门,怎么就不多留一个小厮盯着?,这下又要被大哥嘲笑?了。

  锦城富庶,从码头处直达东郊,便能看出来,清一色的瓦砖小房子,游河边飘荡着?几条船舫,应该就是南方时兴的花楼。

  过了东郊以?后,便是熟悉的土路茅草房,田地里的人汗流浃背的挖地松田。

  比起北方的普通百姓,身形要瘦弱些,脸上单薄的掉着?几片肉,也是穷苦潦倒的劳碌命。

  麦子等人此时已经到?了船长在锦州置办的府邸,说?是府邸也是高抬了这座庭院,进门便是一大片空落落的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