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7节(1 / 2)





  看起来?分外壮观。

  等到这个冬季过去?,就可?以开始大肆修建坊子,招工人。

  麦子将手中的政务推到一边,开始规划起各个州城乡镇的发展方向。

  南地适宜种植棉花,北地适宜种植甜菜。

  便在南下的州城大肆发展棉纺业,每三个村镇之间?,开设一个棉纺厂。

  而且棉纺厂大多都是招收的女工,南地女性的地位一向低下。

  这些女性手中有了银钱,腰杆子也能?硬几分。

  ......

  荆州,白石村。

  百姓们窝在砖石房子中,火炉中呼啦啦地烧着柴火,将外面?的寒气?隔绝在外。

  火灶里,煨着几个圆鼓鼓的红薯,在空气?中散发着红薯独有的香甜气?。

  “听说代?邑的人,都烧的是煤炭,不兴烧这些柴火了。”

  “可?不是嘞,他们穿的都是鸭毛衣,轻飘飘的,一点都不沉,比俺们穿两件棉服还暖和。”

  “那?是用鸭毛做的衣裳,这得杀多少只鸭子?”

  听到聊起了鸭毛衣,不少人都围了过来?。

  这鸭毛衣是东女帝鼓捣出来?的玩意,听说那?金国周国的皇帝,天天都穿着这玩意上下朝,一件的价格能?比得上一栋房子了。

  把房子穿在身?上,这些人哪见过这么大的阵仗。

  “一百只?”

  “不够,得一千只!”

  “那?代?邑有鸭场,听说家?家?户户都养了十几只鸭子……”

  说到这里,人人的眼中都多了几分艳羡。

  “阿婆,我们也要烧煤炭,养鸭子,卖鸭毛!”

  坐在人堆的小?女娃,听得眼睛亮亮的,童稚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只是,这话?一出来?,周围的人似乎都耷拉了脑袋。

  被唤做阿婆摸了摸自家?孙女头上的枯黄小?辫子,叹了叹气?。

  他们这些人,还没正式入东女籍,上面?的人不会让他们过得和东女籍的人一样的。

  天下分分合合,原住民想和外来?人一个待遇,是不可?能?的。

  不过,现在这种有衣服穿,有食吃,已?经很让他们满足了。

  只是衣食不愁后,难免会有别的指望,自家?的孙儿,要想上学,就只能?去?当地的私塾。

  那?私塾都是些老先生,教的都是之乎者也的大道理。

  可?东女国如今考的可?不是这些,要说是去?私塾让那?些老先生教认字,官府月月都派了人下来?组建扫盲班。

  就他们这些半截身?子入了土的人,也都能?识得几个字。

  不知道是谁叹了声气?,院堂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唉声叹气?。

  “嘿嘿!告诉你们一个大消息!”

  一声高昂的话?语,打断了院里的沉默。

  人群中,站起一个瘦猴,是村里成天游手好闲的闲汉。

  “李二娃,恁有啥好消息,再?油腔滑调下去?,俺老刘担保恁讨不到媳妇。”

  兴许是年关要到了,大家?对这李二娃平时作风虽看不惯,还是分出了心,听这李二娃要说些甚。

  只见李二娃偷偷摸摸埋下头,粗哑的嗓音炸出了一个惊天大消息:

  “年节一过,咱们成县令,要在咱们村边建一个棉纺厂!”

  原本?稳坐在炕上的老里正听到这话?,赶忙下来?说道:

  “二娃子,你从那?打听的?”

  众人期盼的目光盯住李二娃,极大地满足了李二娃炫耀的心思。

  李二娃像是做贼一样趴到炕跟前,伸着脑袋说道:

  “我这两天去?城里转悠,瞧见好多官兵押着大车从代?邑过来?,里面?蒙得严严实实的。”

  “刚巧,那?官兵里面?有一个是下水村的,以前跟我拜过把子。那?老哥给我说了,那?里面?装的全都是最新?款的织布机,要十来?个人一个机组,这可?是成县令专门找代?邑那?边拿的货,日后要在咱们村的边上盖棉纺厂。”

  听到这个消息,大家?伙眼睛都亮了。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