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堕天后我觉醒了血脉第107节(1 / 2)





  如此一来,理亏的就不是上虞,而是蓬莱。

  毕竟若是坐实上虞供奉的乐阳君做出这等不容于天下人族之事,对上虞又有什么好处?

  闻人昭心中清楚,谢寒衣所言应该有七分是真,但他仍旧选择颠倒黑白,这是为了上虞和王族的利益。

  倘若没有证据,那便是没有发生过。

  对于这番话,谢寒衣并未显出气怒之色,他将神像残片取出,手中掐诀,长戟上残留的气息因此与之交融,足以证明是同出一源。

  亲眼见到这一幕,众人都沉默了下来。

  仓促离开试炼之地时,谢寒衣还是将足以指证秦乐阳的证据保留了下来。

  “祭祀气运之事,想必今次进入试炼之地的修士皆可佐证。”

  他们都是从神族祭坛中醒来。

  谢寒衣顿了顿,又道:“虽说事急从权,但擅入上虞试炼之地是我之过,还请诸位见谅。”

  说罢,他起身向在场修士一礼。

  谢寒衣并非上虞仙门弟子,本没有资格进入试炼之地。

  见此,众人连忙站起身来,不敢理所当然地受他这一礼。

  不说已入天命境的谢寒衣比他们中许多人修为都要高,就说此番得其相护,门中弟子才得以平安归来,便是为此,他们也不能厚颜受礼。

  在证据面前,闻人昭缄默不言,谢寒衣行事比他预料中更周全许多,上虞便不能轻易将秦乐阳之事抹去,推诿蓬莱。

  “兹事体大,非我能决断,还请谢道子随我前去淮都,向君上面陈此事。”许久,闻人昭终于开口,“不过,在上虞和蓬莱有所定论前,还望谢道子不要将此事宣扬。”

  谢寒衣并未拒绝,蓬莱本无意与上虞为敌,只是不能坐视祭祀之事重现世间。

  他能应下便是最好。

  秦乐阳身败名裂,并不符合上虞利益。

  闻人昭的目光又扫过殿中修士:“乐阳君生死,涉及上虞国体,未得君上谕令,还请诸位不要外传。”

  上虞能日益壮大,其中也有无相境大能坐镇的功劳。一旦秦乐阳死讯传开,失了无相境大能倚仗,周边诸国,尤其与上虞早有龃龉的离国,定然会借此机会出手。

  好在无相境大能轻易不会出手,闭关数十年更是常有之事,只要能将消息及时封锁,上虞就可维持秦乐阳仍在世的假象。

  在场都是上虞仙门修士,也清楚无相境大能对于一国的重要性,无论心中作何想,最后都向闻人昭共同立下道心誓言,承诺不将此事外传。

  于是诸多仙门弟子便只知此番变故是因试炼之地原为神族祭坛,意外中被唤醒,才令他们经历一番凶险。

  至于谢寒衣,是因师弟传讯求救,这才会出现在其中。

  这般说法当然无法取信所有人,譬如司徒银朱,不过她并未提出质疑,从善如流地接受了这个说法。

  “师兄,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钦天楼船上,叶望秋听了传闻,只觉茫然不已,他怎么不记得自己有传讯师兄求救?

  谢寒衣笑抚狗头表示:“便如传闻所言而已。”

  试炼之地种种,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毕竟有的时候,知道的越多,便越危险。

  也是到了这时,谢寒衣才有余暇与钦天众人见礼。

  妙嘉抬手与他回礼,心下却为他的举止有些奇怪,不知为何,她总觉得他好像识得他们一般。

  但在此之前,他们似乎并未与这位蓬莱道子见过?

  她低声与身旁的宿子歇说起心中疑惑,叶望秋听了,心道可不是嘛,他师兄可是用那具化身傀儡一直跟在阿稚身边呢。

  姬瑶还没有醒,姚静深也不知她何时能醒,不过她身上并无什么沉重的伤势,醒来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也就在她昏睡之时,上虞诸多仙门长老及弟子纷纷前来拜谒她和谢寒衣。试炼之地已经关闭,各大仙门也就没有在此多留的理由,不过在离开前,他们特地前来谢过两人在试炼之地对弟子的相护之恩。

  因谢寒衣也留在钦天楼船上,一时间仙门修士往来不绝,挤满了整条楼船。

  不远处的王族楼船中,闻人昭站在船舷处,负手而立,看着这一幕,他的神情显出幽深。

  经此一事,却是整个上虞仙门都要承她的情了。

  不知她是有心,还是无意。

  闻人昭想得实在有些多,姬瑶根本不在意无关之人的生死,会出手只是因谢寒衣相求,而他恰好在之前为她掠阵。

  她行事只在于自身喜恶,偏偏有人要往复杂深远想,譬如闻人昭。

  思及姬瑶已然突破五境,他的神情越发冷峻。

  在她踏入淮都前,上虞应当没有人会想到,陈氏一个流落在外的女儿,会在淮都掀起如此多的风浪来。

  不过两三月间,她的修为便从二境突破至五境,不仅成为千秋学宫客卿,更是被天下无数阵修奉之为师,如今又施与诸多上虞仙门恩情。

  这桩桩件件,难道还不值得让人怀疑么?

  “她当真是陈稚吗?”

  这世上,当真能有人在不过十六的年纪就做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