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堕天后我觉醒了血脉第135节(1 / 2)





  姬瑶的脸色还有几分苍白,她挑了挑眉:“倘若我未有此能呢?”

  她从不知,他对她这样有信心。

  即便是姬瑶自己,也并不确定自己有如此之能。

  对此,宿子歇只是耸了耸肩,满脸无赖道:“反正做都做了,宿昀想后悔也晚了,那就算他倒霉吧。”

  这才是桓少白等人认识的那个宿子歇,听着这话,所有人都不免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

  他们终于还是成功了,在上虞举国之力的围杀中全身而退。

  秋风萧瑟,再过些时日,当野草完全染上枯黄时,寒冬便到了。

  这是姬瑶到人间的第一年。

  玄商处北地,此时宿子歇遥望着北方,举起马鞭,气势昂然,高呼一声道:“入商!”

  这话引来了诸多玄石军注目,他却恍然未觉,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放肆笑意。

  话音在旷野中传出很远,叶望秋和桓少白站在车辇上,望着天地间开阔河山,也高声呼和道:“入商!”

  入商——

  天元四十七年秋,姬瑶出淮都,经由卫国,入商。

  龙渊阁载,天元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公子子歇引瑶山君入商都,是日玄商国君宿昀出城亲迎,以上卿之礼相待。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上虞, 千秋学宫。

  萧御独坐幽篁之中,身着氅衣,宽大袍袖垂下, 迤逦在地。他手中执玉箫, 箫声回荡, 竹叶在风中发出簌簌声响,似在应和。

  司徒银朱驻足静听, 直到一曲终,她才上前。

  “十三郎箫声中, 秋意甚重。”

  萧御放下玉箫,只道:“毕竟已是深秋。”

  音随景生, 不外如是。

  司徒银朱笑了笑:“是啊, 算来十三郎居千秋学宫已有半月余, 而今还是无意入淮都么?”

  萧御徐徐道:“我既行悖逆之事,萧氏总是需要给王族一个交代的。”

  姬瑶破气运白鸟那一夜,萧御率人助她为众所见,不过以他如今天资, 萧氏又如何能轻易舍弃他, 萧御自禁于千秋学宫, 算是萧氏给王族的交代。

  “那十三郎当知,我于此现身, 已足以表明女公子态度。”司徒银朱温声又道。

  与聪明人说话, 便不需要说得太明白。

  闻人氏对外宣称闻人骁病重, 如今闻人明襄执太子玺监国,一直将上虞太子位视为囊中之物的闻人符离自是不会甘心居于其下, 他母族为桓氏,背后支持的势力不在少数, 为此给闻人明襄带来了不小麻烦。

  为稳定淮都与上虞的局势,即便玄商大张旗鼓迎姬瑶,闻人明襄也无余暇向其发难。

  而在闻人明襄掌监国之权后,司徒银朱也理所当然地身担要职。

  萧御抬眸对上她的目光,司徒银朱再度开口:“十三郎既破闻道,再居千秋学宫已无意义。”

  淮都一夜后,千秋学宫便将钦天一脉除名,萧御能从这里的学到的,已是有限。

  “唯有入淮都,才能为棋手。”

  以上虞河山为棋,他们都会是棋手。

  司徒银朱说得很笃定,她与萧御的关系说不上亲近,从前交往也并不多,但她了解他,正如了解自己。

  萧御要掌萧氏,便终究要回到淮都。

  如果他没有这样的野心,或许他便会同桓少白一般,随姬瑶等人一起离开。

  而闻人明襄想尽快稳固地位,解决闻人符离,便必须倚仗萧氏。

  所以无论萧御做过什么,闻人明襄都会选择向他示好。

  这世上许多事,终归是以利益为先。

  司徒银朱离开竹林时,遇上了迎面行来的陈肆。

  不过短短半月余,他的身形清瘦了许多,脸上也多了几分往日不会有的沉郁。

  “司徒大人。”陈肆抬手,郑重向司徒银朱一礼。

  司徒银朱目光落在他身上,微微颔首,神情与往日无异:“陈少主不必多礼。”

  不久前,陈肆正式被陈氏确立为少主,毕竟,他为闻人氏诛杀叛逆立了大功。不仅如此,为表明与姬瑶割席的态度,陈氏已然罢去陈方严家主之位。

  听到司徒银朱口中称呼,陈肆心头只觉莫大讽刺,他扯了扯嘴角,低声对司徒银朱道:“还未谢过司徒大人为我叔父求情,令他免于罪罚。”

  陈肆所说的当然是陈方严,谁也没想到,向来优柔寡断的陈家家主,会做出私开城门,放走姬瑶的事。

  他分明已经知道,那不是他的女儿。

  其实连陈方严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做。倘若多给他一刻时间思虑,或许他便没有勇气如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