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京城小摊儿美食日常第44节(2 / 2)


  言罢抬脚阔步,哼曲回院。老邓赶忙跟在后头,经过林柳身边,替林舫波解释道:“喝多了。”

  走过去又折回来:“在铺门口听见江小娘子与人说的。”

  第54章 吃螃蟹的章法(二更)

  还不到忙的时候,江满梨手里端两小碗插着调羹的蟹肉粥从铺里出来,往左边走了十来步,够着头看看。

  “没开。”云婶在对过看得清楚,冲她摆摆手。

  江满梨叹口气,把两碗粥递给云婶放桌上,转头回去又端出两碗同样的来。

  着实奇怪。自打那日邻商大哥告诉她隔壁的铺子要私下卖,让她有意自个去问,那铺子就再没开过,铺主人也没露过脸。

  工坊收益不错,八月分红赚得一百八十贯,九月因着郑家分茶那批运出京城的货,收入更多,赚得二百七十多贯。两者相加,还不算自个铺子的盈利,比照前次的铺价,江满梨想要再买下一间,不算费力。

  故而越看隔壁的铺子越觉合适。

  两铺是墙贴墙,只不过隔壁的铺门开在另一头,而江满梨和云婶两家又以桌凳连通了、形成一小片“封闭”空间,与隔壁看起来就略显疏离,好似离得甚远。

  铺子原是家杂卖,类似现代的小杂货店。紧靠江满梨这头的一半隔了帘作仓库,另一半设柜台,从饴糖到果干、油纸包着的麻球、甜糕,并油盐米面、当季的菜蔬都有售。另有装坛封口的咸菜、辣酱、米酢,摆在架子上。

  江满梨只在支小摊时,偶有一二次缺盐少酱的,进去买过些。铺主人也不在,只有一矮胖的伙计。藤丫和阿霍倒是时不时便去买两块饴糖来吃。

  若是买过来打通了,堂内能大上一倍还多,铺门前的地界再利用利用,恰好能把新上的火锅发展起来。

  “会不会是已经售出去了?”媛娘道。

  江满梨喝口蟹肉粥,又扭过头去看一眼隔壁,道:“卖胡饼的大哥与铺主人相识,托他帮我去家中寻了几回,均没见到铺主人。要是已经卖出去了,也没法子。”

  -“打听到了?”林柳抬手,任由弘九给他褪去寝衣,换上公袍。

  “打听到了。”弘九给他换完衣服,又取来牙香,用牙刷沾上点儿,递水给他漱口。道,“不是那老翁不愿去,实在是街道司逼得太紧。”

  前夜林柳听说江满梨要买铺,担心其中有困难,便让弘九去打听清楚了原委。得知是铺主人一直未现身,又动用些关系,硬是把人找了出来。

  “街道司不知怎地知道了他要卖铺,步步紧逼要低价买,老翁不愿又不敢惹,这不就只好躲到远亲家中去了么。”

  弘九说毕又感叹:“江小娘子也真是厉害,这才不到俩月,又赚出一套铺子钱来。”

  林柳嘴角微微弯。心道那是自然。

  弘九道:“郎君准备怎么办?那老翁现下顾忌着街道司,约莫不敢往出卖。要不咱们用平成候府的名头买下来?街道司断不敢阻拦。”

  倒不失是个方法。然林柳思忖片刻,还是摇头。

  买下来又如何?一方面以阿梨的性子,定不愿接受这样的赠礼。另一方面阿梨自个有钱、有打算,买铺使她喜悦、有满足感,他不愿以这样自作主张的方式去折她的翅。

  道:“不必。把街道司负责此事的人打点好,只给铺主人下定金,让他务必把铺子给阿梨留着。”

  阿梨二字叫得毫不含糊。弘九抿嘴偷笑,赶忙应了,又把方才从江记买回来的蟹肉粥给他摆开。

  十月的公蟹上来了,膏厚肉多个头大,如愿地肥美。而母蟹数量也不减,蟹黄一如既往地丰满。

  蟹肉粥几日前就已进了朝食单子,很是热销,做法也简单。

  以虾头炒油、小火熬粥,弃用虾头,再煮虾肉、蟹黄,最后下入斩段的鲜蟹,姜丝胡椒调味。

  这般熬出来的蟹肉粥味浓鲜香,吃时最大的乐趣在掏蟹螯里的肉。

  林柳吃得很熟练了,两只手指捏着螯,齿尖轻轻一嗑,用手掰断轻拉一下,蟹肉便从中剥离出来。扔回粥里配着或是一口吃掉,都令人颇感满足。

  只是弘九在一旁看得疑惑。郎君甚么时候这般会吃蟹了?从前都是他拿钳子替郎君夹开来。

  仔细想想,嘶……好似是那次从江小娘子院里回来,就不一样了。

  -同样吃得熟练的还有吕掌柜。

  六大只蟹螯咔咔几下,扒得片肉不留,螯壳却完整到甚至能再粘出一只栩栩如生的蟹来。属于螃蟹自个看见都会气得活过来的程度。

  江满梨又给他端来几只刚蒸好的,并着一碟加了姜丝的酢。

  看看食案上的战利品,笑道:“吕掌柜竟然也这般会吃蟹?”

  吕掌柜擦擦手,道:“我阿娘家乡靠海,爱吃蟹,从小吃,也便学会了。”

  江满梨长“哦”一声,又笑夸几句,目光转而落在吕掌柜的同桌之人身上。相形之下,此人吃得就狼狈许多。

  早知如此,她端粥前大可拿钳子帮着夹一夹。再看看案上堆的肉壳难辨的渣滓,很难不让人怀疑,他究竟吃到蟹肉没有?

  大约是神色不小心暴露了所想,或是夸赞吕掌柜太直白了些,那人自个也觉出吃蟹的本领实在拙劣,索性放下手中半只螯。却也不害羞,笑道:“暴殄天物,真是对不住这些蟹了,然也不能怪我,要怪还是得从我阿娘怪起。”

  此人笑声爽朗豪迈,与其气宇轩昂之姿如出一辙,灰袍深青冠,一张面庞有棱有角,说是英俊也不为过。

  江满梨被他所言逗乐,笑道:“蟹说不碍事,孙郎君倒也不必认真。”

  孙景天是郑家分茶孙东家的侄儿。

  郑家分茶上次那批货运得成功,到了分铺无几日便被哄抢而光。还引来些打听货源、甚至有心仿制的对手。郑东家担心时间间隔久了让这些人扰乱了市场,干脆又下来一张订单。

  货量比前次的还要多些,并且多增一家熙州分店要运送。熙州在京城往西,水路不通,需得走陆路。此番也意在尝试。

  孙景天便是被派来负责这桩生意。且就眼下的商谈来看,很有些要长期留在京城合作的意思。

  此刻笑道:“江小娘子都这般说了,那我便也不与这宽容大度的螃蟹再作争斗了。”

  拍拍手上的蟹壳渣,接过江满梨从柜台拿来专门给客人擦手的温毛巾,道:“江小娘子可还有旁的吃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