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白月光觉醒1999第33节(1 / 2)





  沈雪青感谢过老师,拿出随身的笔记本记下来了。

  现在没有手机,很多人会随身带一个小本子记东西。这种原始的操作,沈雪青还是跟小姨学的。

  只不过,小姨是用来记班上的学生谁违纪。沈雪青是拿来记这种关键信息的。

  罗建利又给了沈雪青其他专业课老师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让她先去混个脸熟。

  罗建利这么做也是存了一点私心的。

  这个女同学,一看情商就很高,只要课业过得去,选做班长的话,不知道该有多省事了。

  沈雪青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她一一拜访了任课老师,抄了好长一段的书单回来。甚至有老师直接送了她几本书。

  她抱着书本回宿舍,列了个计划表,准备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都看完。

  有些老师推荐的是相对晦涩的专业书籍。她在做计划的时候有些拿不准,这到底多久能啃下来。

  但现在网购行业还没有兴起,书都没买到,更别提看评价这种操作了,她也没个参照。

  这时候,秦素难得主动出声了。

  “这一本,起码要看个半年,慢慢吸收消化才好。你可以把战线拉长一点。”

  沈雪青惊喜地回头:“你看过这些?”

  秦素微微点头:“我倒是更惊讶,你会对这些感兴趣。”

  “还没开始上课呢,多学一点是一点。”沈雪青举起自己抄写的书单。“既然是同道中人,你要不要也来抄一份?”

  秦素欣然同意:“好啊!”

  两人的话头借着这次机会,忽然变多了。

  有了秦素的帮助,沈雪青列计划就更顺利了。

  聊了几句,沈雪青才知道,这位酷姐寡王,家里父母一个外国语大学教授,一个外交官。就是在北京也是数得上的家庭了。

  怪不得,上辈子秦素独来独往,不和宿舍的人一起。有这份底气,还有明确的目标,秦素有什么必要浪费时间社交呢?

  沈雪青感叹道:“你倒是目标明确,来的是我们学校。”

  现在考大学,很多学生填志愿时候都是瞎填的,就近原则居上。比如,江浙沪的学生,更喜欢报考南京的学校。

  这就导致了一个情况,顶级名校和其他学校的分数线未必相差很大。因此,也有不少人还察觉不到,这其中的区别。

  秦素深以为然:“我做过统计,越往后,好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差距就会拉的更大。也许等到我们毕业的时候,用人单位就会开始看大学排名了。”

  沈雪青欣赏她的做事方法,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多谢你的书单,寒假有机会,你可以来我家玩。我爸妈应该很喜欢你。”秦素发出了邀请。

  沈雪青受宠若惊:“谢谢,但我寒假估计得回家过年呢,现在火车票可不好买。”

  出来大半个月,沈雪青还有点想念陶秀兰呢。

  秦素脚滑了一下;“你不是北京人?”

  沈雪青一头问号:“我为什么会是北京人?”

  秦素总是淡漠的脸上出现了一点震惊的神情。

  “那你是上海的吗?也不对啊,你口音很正宗。不像田真,前后鼻音都不分。而且上次我看到你也不排斥豆汁焦圈……”

  沈雪青哈哈大笑:“我也不是什么上海人哦。我老家是一个靠近大山的十八线小县城,叫做东乡镇。我母亲是家庭妇女,我父亲是粮管所的小干部而已。和你这样的高知家庭,比不了。”

  秦素保持着刚才别扭的姿势,半天回不过神。

  还有几句话,沈雪青想了想没有说出口。

  即便我不是北京人,那又怎么样。

  我一样可以靠我自己,越过高山,走到这里来。

  第32章 报名了

  周末的时候, 秦素请假回家了一趟。

  辅导员早就知道她,因此也痛快地放行了。

  秦素回到家里,还是难免不断想起自己那神奇的舍友, 沈雪青。

  从小县城的农村一路披荆斩棘,走到了北京上大学。

  这是秦素第一次感受到那句经典宣传语:知识改变命运。

  秦素的家境很优渥, 她身边的圈子里也都是和她家差不多的高知家庭。

  她算得上天赋不错的, 成功继承了父母的语言天赋和爱好,从小立志想做个文学翻译家,以后可以把国外的经典让国人也能看见。

  父母都很支持她的意愿,一直砸资源给她。请外教一对一辅导, 去参加国外的夏令营,还有带她见教授等等。

  圈子里其他的人当然并不都是像她一样有天赋有目标的。

  秦素也见过小孩学不进去, 父母想办法给他找其他出路的。要么出国镀金,要么早早安排一个铁饭碗,总之都是吃穿不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