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0章 改革(二更)(2 / 2)


“嗯,做地不错。歇着吧。”

“奴婢多谢大人体恤。”

天亮,楚阳照常上朝议政,而霍瑶光则是一人睡到了自然醒。

近来,越发地懒惰了。

霍瑶光觉得,自己早晚要被楚阳给养废了。

起身之后,便看到了摆好的早膳,“娘娘,皇上叮嘱过了,您一定得喝碗汤,不然的话,奴婢们就都要受罚的。”

霍瑶光看了一眼那乌鸡汤,顿时脸面翻红。

不由得想起了昨晚他的种种孟浪行径,简直就是难以启齿。

太不要脸了!

穆晴进来,手上还牵着小主子。

“娘亲早安!”

大宝清清脆脆的声音响起,霍瑶光觉得这屋子里立马就不那么空旷了。

“乖,来,坐下,陪娘一起用早膳。”

自打楚阳登基之后,他们一家三口还从未一起用过早膳。

楚阳天不亮就要起床漱洗,然后去上早朝,每每等到早朝散了,便已过了用早膳的时辰。

所以,楚阳的早膳,大部分时候,都是在御书房,或者是勤政殿里用的。

其实吧,这种上朝朝的制度,霍瑶光一直觉得没有什么用处。

皇上是住在宫里头,又是主子,自然是那些大臣们等着他。

饶是如此,皇上都要天不亮就得赶到前殿去。

而那些大臣们,就更早了。

据说,还有一些大臣每每都是三更半夜地起身,然后再一路坐轿子到宫门口再改为步行。

不是每个当官儿的,都有资格进宫之后,还乘轿子的。

所以,在霍瑶光看来,这样的作息时间,原本就是极其无理的。

往小了说,这是对人的身体不好,容易造成内分泌紊乱。

往大了说,这人晚上睡不好,这一天都没有精神,做事哪里还有章法?

再者说了,真正勤政爱民的大臣,能有多少?

连一半也不可能有。

而绝大多数的官员,几乎是一用过了午饭,便找地方歇着去了。

很多衙门办事,过了午后,便找不到真正能做主的了。

这在各衙门里,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所以,霍瑶光之前就跟楚阳提了一句,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将这早朝的制度改一改。

可以改为几天一次的朝会,朝会也可以分为小朝会和大朝会。

平日里,真正需要到皇上跟前议事的,也总共就是那么几位。

底下人若是有折子,可以直通乾清门,再交内奏事处,直达御前。

当然,若是觉得折子太多了,皇上一人忙不过来,可以有一个军机处,或者是其它的机构来处理这些事务,不就可以了?

霍瑶光知道,这奏折也是分了几大类的。

比如说,奏事折,谢恩折、请安折,还有一些贺折等等。

将折子做了分类处理之后,自然就会提高办事效率了。

楚阳倒是认真地琢磨了,这些日子,也一直在和李相、梁国公等一些老臣商议着,想着将奏折制度化。

同时,又想着可以成立专门的内阁。

如此一来,虽然是减弱了皇帝手上的权利,可是事际上,皇帝本身就会轻松很多,而且,原本用人就是为了造福百姓,保障社稷的。

若是何事都亲力亲为,那这个皇帝不是太惨了点儿?

所以,楚阳此时,正在御书房里喝着粥,然后跟底下的几人商议着。

“奏折制度化以后,稍微重要一点的事务,地方官员都先撰拟奏折,经过皇上朱批,认可了,才写题本作正式报告,作为奏事的依据。这一点,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皇上,这保密方面?”

李相将碗放下,然后自袖中取出帕子擦了擦嘴角,然后一个小手势做出来,身后的太监便将这碗筷都撤了。

李相和梁国公二人都在这里陪着皇上用早膳。

也是皇上体恤他们。

“皇上,奏折为主要的官方文书,这底下的人有奏报,自然是当层层递交,只怕,真正能到了御前的折子,就没有多少了。”

楚阳点点头,这一点,他也明白。

有资格使用奏折的官员不太多,再说了,就算是真地开通了这样一条通道,也难保没有一些欺上瞒下之人。

所以,任何制度的建立,或者是改革,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新事物的产生或者说是建立,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麻烦或者是困惑。我们不急,慢慢来。咱们先商议一下,将一个初步的办法和章呈拿出来。对了,任宁非此人是有些真本事的,李相回头可以找他来问问。”

“是,皇上。”

李相知道任宁非是皇上特意从西京带过来的,也知道任宁非和霍家是姻亲。

娘娘不乐意让霍家人入京城来沾惹是非,可是皇上总得想着为娘娘多树立一些倚仗。

所以,这任宁非的地位,就不容忽视了。

梁国公此时也吃好了,又漱了口之后,才开口道,“皇上,由于奏折所涉事情多系国家机密,所以奏折的保密性是非常突出的。不能保密,就不要上奏折,保密是书写奏折的前提条件。这一点,微臣坚持。”

梁国公的意思,自然是指国家大事,特别是一些军事机密。

这一点,毌庸置疑。

“国公言之有理,此事,还请李相与国公多多商讨,尽早拿出一套章呈来。另外,朕觉得这早朝一事,必须要改一改了。”

李相和梁国公二人相视一眼,就知道皇上还会再提此事。

“皇上,这可是老祖宗订下来的规矩。您这说改就改,只怕是不合适呀。”

“是呀,皇上,到时候,只怕群臣都会有意见了。”

“有个什么意见?脑子不正常吗?朕是让他们在家里休息好了,然后才能有精力去为朕办事,为百姓们做主!”

楚阳话落,李相倒是真地认真考虑了一下。

“皇上,此事,还不宜着急,您初登大宝,咱们总得一件一件地来吧。任何事,也不能操之过急。您是皇上,是大夏之主,稍有不慎,便会引起万民动荡了。”

这倒是实话。

楚阳看了看李相,从他的眼神里读出了慎重二字,便只好暂时先忍了。

至少,这两位老臣没有明确地表示不能改。

所以,还是可以考虑的。

“既然如此,那就先依相爷所言,朕再等等,不着急。”

眼下,当年楚家侥幸活下来的那些后人,大都已经入了军中。

楚阳其实是觉得,应该让楚家重新再树立起来的。

只是,楚家暂时没有人有这个能力,真地将楚家这面大旗给扛起来。

楚阳倒是相中了楚刚和楚凌二人。

可是,眼下这两人亦都在军中,连个媳妇儿都没有影子呢。

“丞相,朕有意立楚玄为太子,你与国公可有什么意见?”

“微臣赞同,太子乃国之储君,虽然皇上如今年轻康健,可是早立下太子,也能早安了民心。”

梁国公也在一旁点头,“是呀,皇上立嫡长子为太子,再合适不过。况且,微臣也见太子殿下十分聪慧,小小年纪,便已经开始习武了,而且还有模有样,也从不叫苦,实在是我大夏的福气。”

楚阳脸上的笑,有那么一点点的尴尬。

不叫苦?

那是因为他叫苦的时候,你们没看见!

就那个小毛孩子,只要看到霍瑶光过来,立马就会开始各种的撒娇卖萌。

不过,好在霍瑶光也不是一个过分溺爱孩子的人,也知道大宝将来是要做什么的,所以,就算是不忍,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既然如此,那接下来,便是三师的人选了。两位大人,好好斟酌,朕等着听你们的推举之人!”